善本流传泽后世,牙签万轴待_

善本流传泽后世,牙签万轴待

来源:

  【“文脉颂中华·e页千年”中华古籍善本网络主题传播系列稿件八】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所长,甘肃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 漆子扬   关于善本的界说,不同语境下稍有差异。叶梦

善本流传泽后世,牙签万轴待
善本流传泽后世,牙签万轴待

  【“文脉颂中华·e页千年”中华古籍善本网络主题传播系列稿件八】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所长,甘肃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 漆子扬

  关于善本的界说,不同语境下稍有差异。叶梦得《石林燕语》说:“书不多有,而藏者精于校勘,故往往皆有善本。”在这个语境下,善本更偏重于学术性。此外,善本还可指向文物性。我们常说孤本、珍本,一般都是从文物价值上来讲的。

  雕版印刷以前,采用誊抄方式传承古书善本,极大地限制了善本的流传,遏制了善本的功用价值,事倍功半。到了宋代,雕版印刷鼎盛,刻书之多、雕镂之广、规模之大、版印之精、流通之宽,都是前所未有的。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古籍善本的应用传播。文人阅读量、古籍需求量空前增长,民间刻坊逐渐繁荣,书籍文化随之兴盛。整个宋代的文化水平,也远远超越前代。然而印书多次,版本易坏,藏书自珍,善本世人难见。

  在中国古代,无论学者还是藏书家,都崇尚善本。善本本身即是精校本,是古籍中最优良者,传承着学术的血脉,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尽管历史上,书籍多次遭罹厄运,比如秦始皇焚书、项羽焚烧咸阳宫、西汉末年赤眉军烧长安、东汉末年董卓焚烧洛阳、西晋末年洛阳皇室图籍损毁、梁元帝萧绎焚烧古今图书、隋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兵变等,但中国学术和中华文化依然绵延不绝。这是因为,总有一大批有识之士不顾身家性命,抢救古籍文献,聚徒授学,校勘古籍,传承学术。秦火爇文,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求书。《汉书 河间献王传》载,刘德“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太平军第二次攻打杭州时,散落民间。丁申、丁丙兄弟发现人们包装食物的纸竟是《四库全书》散页,深感悲切,遂奋力而起,搜求抢救八千余册,约占文澜阁藏本的四分之一。可谓天不丧斯文!

  新中国成立后,古籍文献抢救迫在眉睫,诞生了一大批划时代的成果。例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以四部分类法编排,收录刻本、抄本、稿本、校本六万余种。这些书,散见于各地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为之编目,实为不易。从2008年开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一至第五批陆续公布。如今,第六批的评审工作也正在推进中。海外文献整理工程,则将遗落海外的明珠拾回拭灰。《北美中文善本古籍目录》《海外中华珍贵古籍丛刊》等海外古籍目录编撰项目正在进行。尤其是山东大学子海编纂中心、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主任郑杰文先生主持的“子学”典籍合璧工程,首批成果《子海珍本编》第一辑《大陆卷》和《台湾卷》问世,引起巨大反响;2016年,又在国家的支持下启动“全球汉籍合璧”重大文化工程,以汉籍整理与研究为重要途径,抢救传世善本,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汉语的国际话语权。

  2007年普查时,全国古籍藏书量有3000多万册。经过十年的整理,2017年全国古籍藏书量已达5000多万册。但是,大部分古籍善本仍未得到妥善整理,无法发挥应有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善本“活起来”的进程。换言之,善本的修复、整理和传播事不宜迟。因此,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新科技、新方法、新思维,抢救古籍善本。

  善本的传承,意义深重。从知识层面说,不同年代的古籍承载着相应时期的具体知识,例如明代的军事著作《武备志》,可谓设类详备、收辑甚全,从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等五个角度,存录了古代许多极其珍贵的军事学资料,为中国近现代军事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青蒿素抗药性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东晋善本医书《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获得泡水绞取汁的启示,从而成功提取了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从学术方法看,古人整理书目、精校精注的过程,需要耐心与学识,更需具备深厚的目录、版本、校勘、文字、音韵、训诂等相关学养。不管是去伪存真、正本清源、崇尚善本的严谨治学精神,还是实事求是、无证不信的学术理念,都对今日之治学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从文化价值讲,历史文化依赖文献得以传承,尤其是人文科学,善本的整理传承,乃是一代学术高度的标志之一。今天我们整理古籍文献,传播善本,不仅能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更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在大数据时代,古籍善本的保护与传承也有了全新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今年4月23日,吉林大学举办古籍善本修复技艺体验活动。古籍修复师张华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按照现有人力和现有古籍数量,把中国现有古籍全部修复完可能需要800年。目前,国内开设古籍修复专业的院校只有几所,各种绝技的修复流派,如苏派的“浴火重生”、蜀派的“借尸还魂”、津派的“千波刀”等,大都处于后继无人的状况。好在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力的不足。比如京派绝技“珠联璧合”,已融入机器修书之中。同时还要注意到,让古籍善本“活起来”,不仅需要修复,还需要“医疗”和“保健”,后续的妥善保存与流传同等重要。

  善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让它活起来,目的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文化自信的坐标。从涵盖范围上说,一方面我们对善本的认识、保护与传承不能局限于汉文典籍,还要把目光投注到非汉语的善本典籍上,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字的相关作品,比如于阗文、龟兹文的古籍善本。若要让这类善本“活起来”,先要设法让相关语言“活起来”。另一方面,让古籍善本“活起来”,不仅是形式上的修复,还要从内容上唤醒沉睡已久的文献。即使是卷帙完整的古籍,如果没有句读,没有校注,没有校勘,没有人阅读研究,没有人宣传,也是有遗憾的。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让古籍善本的保存与传承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数字化的古籍善本图书馆正在逐渐兴起,极大地提高了古籍善本的使用率。即使是珍本、孤本,对于研究学者以及普通大众,也不再遥不可及。新媒体时代,名家讲堂、知识推送、软件应用、古籍网站等数字化手段,对古籍善本“活起来”意义重大。从长远角度看,“善本”的界限会越来越宽。许多现在还不是善本的古籍,将来都有成为善本的可能。善本应当重点整理,普通古籍的传承亦不能忽视。善本流传泽后世,牙签万轴待,这是恩泽当代后世的文化事业。(漆子扬)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cnipay.com/news/1096.shtml

上一篇:5988元起,Pocket S正式发布,全新旗舰小折叠下一篇:善本流传泽后世,牙签万轴待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

行业新闻

友情链接: 酒友会 久柚绘 界欧 0 久柚 0 酒友汇 酒友 0 九酉 0 旺尚 0 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