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私有化背后,净利润比美的、格力差一半_

电器私有化背后,净利润比美的、格力差一半

来源:

  经过 4 天的停牌期,12 月 17 日,电器港股复牌交易,开盘股价涨幅达 18.31% ,市值达 683.13 亿港元。   复牌前夜,电器回应了智家将对其私

电器私有化背后,净利润比美的、格力差一半
电器私有化背后,净利润比美的、格力差一半

  经过 4 天的停牌期,12 月 17 日,电器港股复牌交易,开盘股价涨幅达 18.31% ,市值达 683.13 亿港元。

  复牌前夜,电器回应了智家将对其私有化的计划,公告称若“潜在私有化”方案进行,可能导致电器于港交所撤回上市,至此,双方的上市公告都印证了关于智家私有化电器一事大概率会推行下去。

  通常来讲,一家公司在两个市场同时上市有不少优点,比如能扩大股东基础、增强筹资能力、提高股票流通性以及在多地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等,但却披露有可能选择在港股撤回上市,这背后有着什么原因和意图呢?

   图 | 上市公司公告

  12 月 12 日,外媒的一篇报道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消息称智家(全称: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港交所上市,拟将估值 77 亿美元子公司电器(全称: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私有化。

  当晚,智家对此给出了官方回应,公告称公司尚未向电器提出任何私有化安排,也尚未就此事达成任何协议,目前网络流出的消息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但同时智家方面表示,作为电器的主要控股股东,目前正在初步探讨私有化电器的方案或将通过换股的方式进行。对价股票为将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 H 股股票,如该交易实施完成,电器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终止上市。

  受此影响,12 月 13 日起,电器港股开始短暂停牌,而智家股价则一路大涨到一年以来的最高价 18.98 元/股。

   图 | 集团股权架构及电器主要股东

  作为与美的、格力比肩的家电巨头,提到的品牌几乎家喻户晓,但千亿级的集团体量让旗下的公司支系十分庞杂,比如在“电器”这个印象标签下,电器、智家等不同上市公司简称就经常让外界混淆,业界在做家电企业对比分析的时候,通常难以客观计算在电器方面的全盘经营情况。

  近年来,在智能家居、智能家电领域高举高打,试图给消费市场树立全新的品牌形象,同时为了全面对集团的形象进行提升和梳理,2019 年 7 月 1 日,上市主体青岛(全称青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智家进行战略聚焦。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值却让脸上无光,截至发稿前,美的集团的市值保持在 4022 亿元左右,格力电器市值为 3826 亿元上下。相比而言,智家的市值为 1198 亿元,电器的市值为 666 亿港元(约合 598 亿元),两地上市并没有给带来综合性的竞争优势表现,合力一处对于来说反而显得越来越有必要。

  市值不给力的情况下,净利润也是的“心头病”,我们不妨参考以下几组数据图表整体了解一下:

  在 2010-2018 年间,的营收增长情况其实不算差,智家和电器除了在 2015 年经历了一次经营滑坡之外,其余年份基本都是稳步增长的态势,不过增速从去年开始出现了大幅放缓,这也意味着的整体经营开始承压。

  2018 年,智家的营收规模超 1800 亿元,电器营收约 850 亿元,两者的净利润叠加却只有 110 亿元左右的水平。而同期,美的集团的营收规模为 2618 亿元,净利润 202 亿元,格力电器营收 2000 亿元,净利润高达 262 亿元,智家这波私有化操作更像是在试图缩小与美的和格力的差距,虽然在营收体量上并不落下风,但两地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却并没有达到 1+1>2 的效果,甚至差了近一半。

  

   图 | 智家、电器经营情况

  旗下的业务都有什么?很多人其实没有全盘关注过。

  智家的旗下业务主要覆盖冰箱/冷柜、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厨电、小家电、U-home 智能家居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用户提供成套智慧家庭解决方案,同时在渠道综合服务方面提供相匹配的家电、家居及其他产品分销、物流、售后的一体化服务和增值服务。

  从 2011 年开始,智家进行了一系列海外收购操作,先后将日本三洋 AQUA 白电业务、美国 GE 家电业务、新西兰 Fisher&Paykel 业务、意大利 Candy 等公司业务纳入麾下,另外还持有墨西哥 MABE 的 48.41% 股权。截至 2019 年上半年,智家海外收入占比达 47% ,已实现“、卡萨帝、统帅、美国 GE Appliances 、新西兰 Fisher & Paykel 、日本 AQUA 、意大利 Candy ”等七个品牌布局与全球化运营。

  此外还涉足些许 To B 业务,比如智家旗下的 COSMOPlat 工业互联网平台。简单来说,就是把在互联工厂模式、生产数字化、智能制造、智能控制等领域积累的能力和经验集成开放给其他行业,为相关企业的智能转型升级提供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图 | 智家、电器主营业务占比

  另一边的电器业务范畴则相对较窄,但也正在逼近千亿级的规模。电器主要在国内市场经营集团下属的品牌,包括、卡萨帝和统帅的洗衣机和热水器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同时发展以“日日顺”为品牌的大件物流业务服务, 涵盖家电、家居、健康器材等品类。2019 年上半年,电器的渠道服务占总营收比例最高为 64% ,营收达 327.50 亿元。

  在整个集团渠道网络布局方面,除了进驻主流的家电连锁商场和电商平台之外,自有渠道经过多年积累相对比较强悍,在全国已建设了 8000 多家县级专卖店、30000 余家乡镇网络,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乡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能看到的店面。

  通过对两个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洗衣机、热水器、物流、渠道服务等方面,智家和电器其实有着不少业务交叉,这无形中增加了内部交易结算的复杂度,管理体系互通和决策执行也可能不协调,而私有化计划如果完成或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症结。

  随着 AI、IoT、5G 等技术的纵深发展,智能化时代正在拉开帷幕,技术专利也是一家企业核心实力的体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在全球累计专利申请已有 4.8 万余项,对于中小家电企业来说是个庞大的数字,也是行业龙头地位的护城河,但与美的、格力相比,却还是稍逊一筹,这是在高举高打智能概念之下仍需要努力提升的相对短板。

   图 | 美的、格力、的专利量级

  站在更宏观的层面看,智能时代融合了新技术浪潮、消费升级等社会经济大背景,各种新兴的家电品牌正在不断诞生。典型的例子比如近年来小米及旗下生态链企业,凭借更好看的设计、更具性价比的智能化体验等吸引新兴消费群体,开始侵蚀家电巨头们的市场份额,国内传统家电品牌对于年轻的消费群体来说并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未来家电行业格局开始充满了不确定性。

  光大证券的研报认为,此次私有化一事的长期逻辑更值得关注,由于历史原因,系拥有 A/H 两个上市公司平台,复杂的股权架构导致在过往经营中一致性受到钳制,存在较多治理问题。

  比如智家股东无法分享电器洗衣机、热水器等优质资产的经营回报,现金流和股东分红也被分化;在渠道方面, KA 销售由智家负责财务结算,自有渠道、物流业务在电器旗下,增加了内部运营成本;同时两个上市平台各自有管理体系和团队,利益不一致,也存在管理职能和权限冲突等情况,统一为一个上市平台有望从全局角度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cnipay.com/news/1395.shtml

上一篇:地产业绩稳中有进 2021年销售及投资目标不改下一篇:电器私有化背后,净利润比美的、格力差一半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

行业新闻

友情链接: 0 0 0 思集 思集 酒友会 究酉 0 0 九酉 0 0 0 九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