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有玺,将军有令,而在秦朝以前,象征权力的物件则是鼎,与印鉴、令牌这样易携带的物件而言,鼎就显得有些笨重了。笨重的鼎之所以会成为权力的化身,有赖于当时青铜业的高度发展。在秦以前,夏、商、周三朝是
合九牧之金,造青铜之绝唱:王权化身的到底去了哪?
皇帝有玺,将军有令,而在秦朝以前,象征权力的物件则是鼎,与印鉴、令牌这样易携带的物件而言,鼎就显得有些笨重了。笨重的鼎之所以会成为权力的化身,有赖于当时青铜业的高度发展。在秦以前,夏、商、周三朝是我国青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最早开始,青铜器被古人们用来盛装物品以祭祀,有”宗庙之祭”的说法,或是被作为饰品,用来陈设步列;到了后期,青铜器被隐喻于“象物”,其中的“物”指的是古人所崇拜的神灵,抑或是自己祖先所由来的神物。
正是由于青铜器与“神”的特殊关系,因此演变而来。传说为大禹所造,大禹分划九州,纳九州青铜铸鼎,史称“”。鼎身刻有九州的万千山水,奇珍异兽,被夏、周、商三代帝王们奉为象征王权的传国之宝。与传国玉玺的地位相同,都是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有趣的是,传国玉玺自后唐末后下落不明,如今仍不见踪影,其传奇经历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青铜器
到底是一鼎还是单独九个鼎?到底是传说的宝物还是真实存在?百年来,背后的谜团重重,有关于它的一切都备受世人瞩目。故本文的目的便是从的源头及传说入手,讨论是否真实存在,探寻的踪迹之谜,以向读者讲述在中国历史中的传奇经历,一同共睹青铜绝唱的风貌。
同印鉴、令牌一样,鼎是王室贵族身份的代表,并有明确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配五鼎,诸侯配七鼎,而天子用,天子祭祀天地祖先时行大礼。九是最大的个位数,在我们传统文化观念中,有着“无限”、“极多”的含义。于是如今的大多说法中,就是九尊实实在在的大鼎,而据最早的出现时间来看,早在夏朝就已经现世。相传,的“制造商”是夏侯氏大禹,这个大禹就是我们熟知治水的那位。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有几分疑惑,这大禹不是传说中的人物吗?五帝的事迹大抵都是神话,而禹是否真实存在,这还真不好说。
大禹
先跳过大禹制这一时期,来看在夏朝的记载。夏朝是我国文明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就是说,夏朝就是开启各代千秋万世的基础,其所在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22世纪。夏朝的君主还不叫“王”或者“皇帝”,而是“后”,第一代名号为“启”。倘若大禹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的人物,也真是第一代夏侯的父亲的话,的诞生就要早于夏启,早于公元前22世纪。
《史记·封禅书》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视而不见。”
相信很多喜爱看武侠小说的朋友对“九州”不会陌生,所谓九州,指的是豫州、冀州、梁州、雍州、青州、兖州、徐州、荆州、扬州,是中原地带的总称。再加之于皇权至上的寓意,因此在古代,逐鹿天下也有问鼎中原的说法。大禹造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为何会成为皇权化身?要解答这两个问题,还要从鼎身的雕画说起。
想象图
《左传》中记载:“……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有记载称鼎身雕画的是九州大地,但九州一说争议众多,因为在秦以后,蜀汉地区才出现在史册,两广地区更是在汉朝才被开发。东汉出现的《山海经》中曾记载了大禹铸的故事,再加上夏朝时期没有文字出现,相比之下,鼎身绘制《山海经》的说法更有说服力,这与问鼎中原的故事不谋而合。根据《左传》记载,大禹制,并把神鬼刻在上面,有两个目的,首先是为了让古人们辨别什么是神灵,什么是怪物,其次是保证古人在出入川泽山林时,不被魑魅魍魉所害。大禹一心为民的苦心被上天所知,便放心地将天下交付与其,这就是夏朝天命的由来。
综上所述,大禹铸鼎是为了天下百姓,上天因此佑福夏朝。后世之人却因权力的巨大诱惑,忽视帝王重视百姓才会有风调雨顺的天下这一因果过程,直接断定,有了,就会被上天所佑。因此,自夏以后,成了统治者掌控天下的筹码,化身为不可撼动的王权。
山海经中的奇珍异兽
无论是大禹铸鼎还是问鼎中原中有关于鼎的片语,关于的诞生充斥着神话故事的奇幻色彩,那么,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是帝王之家为宣传王权至高无上的虚构物件?要解答这一疑问,还要回归青铜产业的发展。首先提出问题,夏朝以前,有没有青铜铸造技术,若是已有青铜铸造技术,其发展是否成熟到可铸就象征性的器物?
根据后来的历史考证,历史学家们在龙山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制品。也就是说,早在距今4500年前的龙山时代,相当于五帝传说时代,古人已经开始冶制青铜器。而关于制造的大禹是否为真实人物,还要理性地看待神话故事。夏朝由于文字的缺乏,百年来同样争议不断。但可以确定的是,大洪水过后的中原大地,确实已经出现了一个能作用青铜冶炼技术的王权政体。
而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大禹扮演的一个几近为神的角色,极大可能是当时的古人及后人对大禹这一人杰的事迹的神化。大洪水发生后,大禹四处救治各方因灾害而受难的民众,一个王权政体由此建立。从这一方面来说,大禹并不是神话故事虚构的人物,而也是真实存在的物件。
大禹治水
从象征物的角度来说,人类文明常以建筑物、类建筑物、大型器物等作为象征物,无论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宫还是那些艺珍贵的字画瓷器,都是古人们文明繁荣的强力证明。众所皆知,我国古代政权产生都是围绕着黄河流域而展开的,而在远古时代,由于地理、水文等方面的原因,并不具有能构造大型建筑物为象征物的条件,但却拥有繁荣的青铜冶炼技术。因此,大禹制造大型的青铜器,用以作某种象征,凝聚民心,安抚天下,是合乎逻辑的。
所以的确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物件,但对于它诞生的年代,百年来仍未定夺。有说法称其诞生于商朝中期或是西周早期。在商朝中期诞生佐证有三,其一,该时期的青铜技术达到了顶峰的强盛;其二,该时期热衷于铸造大型器物,如司母戊方鼎等;其三,商朝推行极权统治,内外矛盾突出,为维持统治,掌权者势必会推出一系列巩固皇权,增强民众凝聚力的措施,如铸造。相对于商朝的动荡不安,西周显得温和无比,但西周致命的问题,就是“温和”过度。西周的国家联盟相对于松散,无畏王权的地位,为诠释政体、提高凝聚力,西周初期诞生的说法也并不是无稽之谈。
司母戊方鼎
关于的典故众多,除开上面提到的楚庄王问鼎外,还有因举鼎而丧命的秦武王、一言等,至于情节细节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只能大概认识,体型较大且十分沉重,与此同时,这些典故也能从侧面应证的真实存在。那么,被众人奉为传国之宝的到底去了哪?
根据历史记载,一直被周王朝封于王室之中,随后进行了两次大动迁。第一次是周朝东徙,举国从镐京搬到雒邑。这一次大动迁还比较成功,毕竟也是传国之宝,周朝势必会十分重视的保护措施。第二次动迁发生在五百年后,吕不韦灭周,将运至咸阳。这一次的动迁牵扯了周朝的覆灭,的安危也免不了受到威胁,据记载,在运输过程中,有一只沉入了泗水中,其余均被带回了咸阳。
自此,有关于的去向消失不见,笼统地说,的最后归处就是秦都的咸阳。然秦皇帝后制传国玉玺代替消失的,分明已经在咸阳,为何又消失了?有关于的消失,有四种说法,其一,吕不韦并没有寻到,因为周王或将陪葬,或是销毁以铸钱币。
传国玉玺
根据后世考证,东周鼎壁相比西周薄了很多,显示了东周的财力吃紧,因此才会有这一说法;其二,吕不韦将带回咸阳后,将及天下兵器收缴后熔炼成了12个金人;其三,全数沉于泗水之下;其四,王莽建立朝政后将销毁以制钱币。每种说法拥立者众多,其中以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被大部分人所承认。但无论是周王毁还是秦王熔其造12金人,并非下落不明,而是毁灭了,真正消失了,私心之下,还是希望是被沉入泗水之下,有朝一日,它们会重现于世,哪怕不再有当年精美,还能瞻仰青铜绝唱的风貌。
楚王问鼎也好,秦王举鼎也罢,就算其中掺杂了故事性的情节,至少说明在先秦以前,的确有实物存在。否则若尽数虚构,还能衍生出若干典故,岂不是笑话?而自夏至周,人们不说改朝换代,而是说天命更迭,所以十分重视鼎的象征意义。相对于后世的传国玉玺,的存在意义更加纯粹,它并非只是权力的工具,更像是古人对上天崇敬之情的象征物。
秦王举鼎
虽然在消失后,历代帝王亦屡次重铸,不过再不能像最初那般能够代表皇权的正统。正如上面所提及,的“不纯粹”,才致不可复刻,关键不在后世还原的工艺是否高超,材料是否珍贵稀少,而是在人心。掌权者制造、传承,是为了凝聚国家力量,而非将其纯粹当作政治统治的宣传物,古人尊崇,并不是因为其背后代表的王权,而是被“大禹铸鼎”的初衷之德所折服,因此才有了那句“鼎之大小轻重不在鼎,而在德”。
至于的下落,或许隐没于历史长河才是它最好的结果。传国玉玺激起人们对权力的无度崇拜,这与的出现理念相互违和。从另一角度来说,倘若成了中原争霸的重要筹码,九只鼎带来的腥风血雨将远超过传国玉玺所带来的争端,各雄主人手一鼎,自命为天选之子,光是想到这个画面,都会觉得荒唐可笑。出现在动乱年代的,只会沦落为争夺王权的工具,倘若出现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则会被视为艺术绝唱的代表佳作。
参考文献:
《史记·封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