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丁德山是如何白手起家的?他把握住了哪些机会?_

创始人丁德山是如何白手起家的?他把握住了哪些机会?

来源:

  丁德山老家在沧州孟村丁家庄,他父亲以收购鸡鸭为业。后来因为与人发生争执,打伤了人,他们全家逃到京城,住在一个叫鸭子嘴的地方。   过了两年,丁德山的父亲病死,母子几个过不下去,就到东直门外去

创始人丁德山是如何白手起家的?他把握住了哪些机会?
创始人丁德山是如何白手起家的?他把握住了哪些机会?

  丁德山老家在沧州孟村丁家庄,他父亲以收购鸡鸭为业。后来因为与人发生争执,打伤了人,他们全家逃到京城,住在一个叫鸭子嘴的地方。

  过了两年,丁德山的父亲病死,母子几个过不下去,就到东直门外去投奔一个熟人。

  

  那一年,丁德山17岁。他发现,那一带的住户和店铺不管是做煤球、煤饼还是修房子都要用黄土,需求量很大,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职业——卖黄土。于是,他也开始给铁塔、下关、上关大街、东河坊、冰窑口一带的客户送黄土。

  慢慢地,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之后,他很快发现了第一个商机。

  摆面摊起家

  离皇宫不远的东安门大街是北京一条非常热闹的街道,路两旁商贩云集。因为这条路是皇帝祭祀东陵的必经之路,住在金鱼胡同的众多官员上下朝也要经过这里,光绪三十年(1902),朝廷修整这条马路,同时把路旁所有商贩都搬迁到附近王府街上一个废弃的神机营练兵场。

  刚开始这里还比较简陋,也不收任何费用。里面很多是卖吃食的摊儿,品种主要馅饼、烙饼、扒糕、凉粉、切糕、炸糕、油饼、焦圈、灌肠、稀饭等。还有一些卖儿童玩具和小百货的摊儿。

  

  丁德山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进来摆摊的。他卖的是很普通的杂面,但他为人勤快,做事认真,肯动脑子,一出手还是跟别人有点不同。他的面条做得筋道,麻酱、羊肉氽儿、辣椒油、花椒油、蒜蓉、香醋等面码和佐料应有尽有,随客人的意,爱加什么自己来。

  他还注意观察客人的喜好,在饮食的品种、花样和色、香、味几方面不断改进。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形成了自己和气生财的生意理念。他对待客人和善、厚道,不跟人斤斤计较,谁多吃点,或是少点钱,他都不当回事。有的熟客偶尔手头拮据,他也可以赊账。

  一个唱八角鼓的老艺人感慨:“没想到德山年少竟有如此的心胸,定能办大事业。”

  

  非常幸运的是,东安市场因为位置好、交通便利,很快就发展成为北京最繁华的一个市场。

  有句话说:“台风来了,连猪都会飞。”丁德山凭着他在生意上的天分,又借着东安市场得天独厚的强劲“台风”,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三年后,他盖了一个棚子,第一次打出了“”的招牌。

  转型羊肉馆

  1912年,东安市场遭到一场大劫。2月29日夜,北洋军第三镇统制曹锟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发动兵变。帅府园和禄米仓的士兵冲进东安市场,挨家抢劫。混乱中,有士兵从市场西门义顺斋煤庄找来两桶煤油,泼在东安电影院的木板墙上,放了一把火。整个东安市场被烧成一片废墟。

  

  对丁德山来说,几年辛苦攒下的一点家业毁于一旦,当然是个沉重打击。但在重建过程中,他又幸运地迎来了一个更好的机会。正是这个机会,使一举成名,成为北京城独一份的餐饮名店。

  据说,一个大雪天,两位客人在他店里谈论正阳楼的涮羊肉,说到那里的大师傅刀功如何了得,生意如何红火,不少达官贵人都趋之若鹜,可惜就是太贵,一般人消费不起。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丁德山从这两人的谈话中发现了商机。

  

  重新开业的,变成了羊肉馆,新请的大厨正是北京最有名的切肉厨师郑春荣。他的绝招是把羊肉切得极薄,每斤在80片左右,摆在盘中呈半透明状,可以看见盘上的花纹,下锅一烫即熟。

  在最为关键的羊肉上,他做足了功夫。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他最终选定内蒙古的大尾巴绵羊,而且只用二到三年的阉过的公羊或仅产过一胎的母羊。为了保证羊肉的供应,他大量购买小羊,交给佃农代养,以方便随时取用。他店中的涮羊肉,只用羊身上最好的部位(如后腿、上脑等)。

  

  而且他的羊肉店在提高档次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平民百姓这些低收入人群。他仍然保留了贴饼子、杂面条、馅饼、氽肉丸子等大众食品。他的店中摆了一些大板凳,专门给平民百姓就餐,饭菜的价格也比较低廉。他的生意经就是:“穷人身上赔点本,阔人身上往回找;让他背着活广告,内外四城到处跑。”

  他还经常搞一些活动,如在门口架起大锅,让店里的厨师当从表演各种绝活。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cnipay.com/news/3641.shtml

上一篇:围观过生日,我的几点品牌营销思考下一篇:创始人丁德山是如何白手起家的?他把握住了哪些机会?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

行业新闻

友情链接: 久柚绘 0 0 究酉 酒友会 旺尚 0 0 0 久柚绘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