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洁 2月27日,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微”)在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价为12.8元/股,首日开盘报50元/股,涨幅达290.63%,收市报42.01元/股
微成功登陆科创板
□本报记者 杨洁
2月27日,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微”)在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价为12.8元/股,首日开盘报50元/股,涨幅达290.63%,收市报42.01元/股,涨幅回落至228.20%;全天成交量1.45亿股,成交额64.40亿元,换手率达61.09%。
微是中国领先的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半导体企业。集团董事长傅育宁表示,微此次登陆科创板,创下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多项第一,充分体现了科创板的包容性和创新性,相信未来有更多的优质企业通过科创板实现产业与资本的完美融合。
供应链稳定 产能利用率90%以上
微是集团半导体投资运营平台。集团副总经理、微董事长李福利介绍,微历经37年发展,源于香港,发展于内地。曾先后整合华科电子、中国华晶、上华科技等中国半导体先驱,2017年通过股权划拨控股中航(重庆)微电子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及一系列整合,公司已成为中国本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半导体企业。
微已经明确提出了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功率半导体和智能传感器产品与方案供应商的战略目标。李福利介绍,目前,微已基本完成了“长江+珠江”的两江区域部署,搭建了“润科产业基金平台”和“微上市平台”,将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微常务副董事长陈南翔介绍,微目前员工复工率和产能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相关客户和供应商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销售和供应未受到疫情的影响。同时,公司正在全力以赴保障测温仪、呼吸机和制氧机等重要疫情防控仪器设备的芯片供应。
引入“绿鞋”机制
大基金参与战略配售
微此次科创板上市拟募集30亿元,将投资15亿元于8英寸高端传感器和功率半导体建设项目,投资6亿元于前瞻性技术和产品升级研发项目,投资3亿元于产业并购及整合项目,6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陈南翔表示,若最终公司超募,超募资金将投入产业并购及整合项目。
微此次发行采用了“绿鞋”机制。根据微上市公告书,公司初始发行股票数量为2.93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授予主承销商不超过初始发行规模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则发行总股数将扩大至3.37亿股,约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7.71%(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
微IPO引入“绿鞋”机制开科创板之先河,这是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之后,A股历史上第五次引入“绿鞋”机制的发行人。
根据公司发行结果公告,此次上市,微战略配售成功引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家大基金”)、国新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参与跟投的保荐机构中金公司设立的子公司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三方共获得配售股票8789.82万股,其中,国家大基金获配股票数量为7812.5万股。
中金公司总裁助理、投资银行执行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王晟指出,微电子此次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是资本市场改革的丰硕成果,也充分体现了各方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和公司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发力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以销售额计,微是2018年前十大中国半导体企业中唯一一家以IDM模式为主运营的半导体企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功率器件企业。
MOSFET是公司最主要的产品之一。根据IHS Markit统计,以销售额计,公司在中国MOSFET市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英飞凌与安森美两家国际企业,是中国最大的MOSFET厂商。
对碳化硅(SiC)与氮化镓(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应用,是公司面对未来重点着力的技术突破点和未来主战场。
陈南翔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在SiC方面,公司与国内最好的教授团队合作,已经完成产品化,正在逐步走向产业化,SiC二极管已经可以实现销售,接下来的研发重点是碳化硅MOSFET产品。在GaN方面,微通过并购力图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已经向上游外延材料生长领域延伸,但目前整体研发还处于产品研发早期阶段。
除了功率半导体,微还将智能传感器作为未来布局的新引擎。陈南翔介绍,微主要是瞄准大健康领域的智能传感器,可以借助集团在大健康领域突出布局实现带动成长。
陈南翔强调,半导体是高度全球化、市场化的行业,产品竞争十分激烈,无论哪一个细分领域,都需要技术创新驱动,通过高性价比产品获取市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