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最大的魅力在于沉淀,阅读最多的快感来自于重温 午夜时刻我突然想到藏在我书柜里的一本书:我在的1000天 这本书在当年算是记录了2014年-2017年巅
重温「1000天」,我后背发凉
文字最大的魅力在于沉淀,阅读最多的快感来自于重温
午夜时刻我突然想到藏在我书柜里的一本书:我在的1000天
这本书在当年算是记录了2014年-2017年巅峰时期的如何通过财务的模式造就自己的地产帝国
金融模式商业技巧各种五花八门目不暇接
特殊的时代用特殊的模式推动了一家房地产企业快速发展
但是时至今日,时光停留在2021年
整个行业三条红线,我们认为很庞大的企业都开始陨落消失的时候,我们突然开始反思到底之前的发展模式是否正确
整个行业极少有触及企业内部的书籍,这应该算一本,
聊只是一个载体,这家企业似乎如今也更加低调,但在那一段时间的高光以及行业背后,我更多的说的是发展的一些现象
我摘录书中一个关于钱的侧面描述
此时此刻我们回头看以前的文字,或许我们内心又会有自己的感触
当年之所以可以如此快速的发展,除了我们常规了解的快周转以及标准化之外,还有一个核心的技能:跟投模式
也是自己称之为成就共享
核心逻辑就是通过制定一些机制,让操盘团队从过去的打工者变成了分红者,可以分享项目整体的收益
这一个举措就成功推动整个团队变得异常的激进和亢奋
后面江湖上一些鸡血事件大多都有这样的背景,当然也成功助推在规模上的绝对强势
我们复看书中关于跟投模式的解读,现在来看依然是啧啧称奇
关于成就共享的模式,简单来说是这样的,对于而言:拿出一个项目税后20%的利润给到团队
但是需要团队满足两个指标:第一是项目的年化资金回报率在30%以上,二是一年内资金必须完整周转一次
如果完成了,团队就可以拿到税后20%利润的钱作为奖金
如何完成这样的目标,还出了一个工作手册,目的也是希望成就共享模式可以得到实施
而这个落地模式大概是这样的
成就共享中的567法则,买地之后,该地块必须做到
——5个月内开盘
——6个月现金回笼
——7个月达到资金收支平衡
开盘销售789法
——新入市项目,开盘一周内去化不低于70%
——买地后首期开工需销售80%的货量
——新入市项目,开盘当月去化率要达到90%
做到这样的拿地和销售模式,基本上一年之后都能完成成就共享的模式
这种模式很显然成就了,也成就了操盘团队
自从推行这项激励措施一年来,业绩一举突破了千亿销售大关
对于团队而言,奖金数额也是很惊人了
在已满一年的49个项目中已达到成就共享奖励条件的项目为36个,占比73.5%
第一批发放成就共享奖励的项目一共有6个,总奖金近亿元
而在落地之后,操盘团队还反馈了一个更让人兴奋的数字:关于第一年资金年化30%的回报率,实际案例是可以实现50%
正是因为政策落地之后发现有了良性循环,所以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了整个操盘团队的一个指导纲领
形成了143投资策略要点
1个中心目标:实现成就共享,使公司稳健发展
4项基本原则:去化有保证,土地价格低,快开发,快预售
3项重要举措:寻找优质土地,争取更好条件,加强内部管理
这些都来自过去,但是我们似乎从这种模式下可以解读出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高周转
那么多企业高杠杆,那么多企业一路狂奔
其实你简单的来看这样的成就共享的跟投模式,它是对的,或者可持续的
因为只要你把一部分利润分出去,你会发现规模可以扩张的更快,而且地方团队还可以帮助你创造更高的利润
那么对于一家房企而言做的事情无比简单,拼命借钱扩张复制就好了
所以我们似乎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企业要扩张,甚至借很多高利息的钱用来扩张
因为你会发现之前的前辈都走过这条路,而且都成功了
并且借来的钱总是能够通过一些手段在项目上激发出更大的浪花
从崛起之后,我们每年听到的黑马房企,多数都有这样的影子
但是我们冷静下来再想象,在这样模式的企业
我们与其说他们如何把项目做好,不如说如此把钱用好
为了让钱可以更好的用好,甚至对于地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经验告诉他们,成就共享最适合200亩大小的土地,土地要小不宜过大
因为这样容易快速取得预售,然后快速资金就能够回正,然后滚动
然后单个项目的户型最好是四个,不能太多,这样客户没有太多的选择容易完成去化
所以可以感受到,在金钱助推下的项目,不论是集团还是操盘团队,对楼盘是没有感情的,对客户是不太上心的
所有的一切发展都以钱为目标进行驱动着
所以对于一个购房者来说,期待这种模式下能够出好产品反而是一种不理性的态度,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我们看品牌的意义
品牌意味着这家企业的运行机制,而机制背后也就决定了他能出单体好项目的概率到底是多少
这种模式帮助了五年前的完成了逆袭,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特殊时代下的产品
为什么高杠杆在那个时候还能成功,因为高杠杆被更高杠杆的城镇化红利给烫平
为什么规则可以得到运用,因为土地获得方便,开发方便
而客户在城镇化驱动下爆发出强劲的需求,价格在城镇化发展下支撑起了快速的发展
所以看上去的泡沫,最后都被快速的根基给填平,过去20年来毫无例外
书中记载了杨国强推广成就共享模式下的状态
杨国强谈起成就共享的现实效果时眉飞色舞,自信满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仿佛看到他真的找到了一把打开金矿的万能钥匙,可以给公司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
这么多年扎根三四线的一直最能感受到城镇化的难以置信,所以这样的模式在集团内得到坚定不移的推进
杨国强无时无刻的灌输和强调他的经营理念:“我要求快速周转,加快销售,如果能做到,成就共享奖金就一定能拿到,一定。”
而且这样的企业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打折,这么多年来哪怕项目遇到一点点的问题,他们就会打折
而往往每次打个9折,好像项目就瞬间解决了所有问题,而对于地产公司而言,利润无非是从30%变成20%,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这也是他们有恃无恐的原因
而作为高层而言,他们眼前的版图更大,对于风险的管控最后的自信来自于:
我手上30个城市,总不至于20个城市都不行吧,只要锅盖能盖的上,那么在辗转腾挪之下问题就没那么大
但是现在面临的,就是时代的转变
如此这般我们更应该理解时代为什么要转变
现在这个时代,呼唤的是好产品,现在这个时代也不会给开发商这么多可以借钱的机会
所以一切的根基都变了
而且在根基变化之后,城市的发展节奏也开始改变,城市不再大量出让土地,而是在城市更新、城市升级
在时代转变下,当年所有的成功道理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速度不能换来规模,反而助推了风险
恒大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来自,借了太多的钱却需要面对行业最慢的流动性,这件事几乎就是致命的
这才是我后背发凉的原因
当然我们说这些都代表着五年前的,如今相比较恒大而言,这家企业反而显得健康很多
今天回看这本书也并非针对这家企业
但是我们想一下,可以把这个机制推向一个如此疯狂的状态,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快周转是过去20年行业非常常见的现象
这件事在过去是正确的,但是未来或许就没有存在的土壤
我之所以今天会试图写这样的文章,其实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可以重新审视一下如今这个赛道
到底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是那种真的不同的不同
规则存在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对这个行业没有足够的敬畏,而现在所有的一切,就是换我们来买教训的时候了
没有伟大的企业,只有伟大的时代,这句话简直是对的不能再对的真理
最后分享一下书中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买到好土地,项目做成功了,大家日后有奖金分,如果土地买错了,项目失败了,好像最多能做的就是把项目总炒掉
这是作者在分析这个政策时候的反思
为什么会有反思,因为这个问题好像一直没暴露出来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不太会有买错地的可能,项目出现再多问题,熬一阵子或者打个折总能解决问题
是不是魔幻又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