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孙梅欣 编辑 | 在房地产市场整体调整的背景下,集团保持了规模增长,未来将加强在上海、北京、深圳的投资力度。 集团4月2日公布的2021
保持“绿挡”,集团要加强一线城市拿地力度
记者 | 孙梅欣
编辑 |
在房地产市场整体调整的背景下,集团保持了规模增长,未来将加强在上海、北京、深圳的投资力度。
集团4月2日公布的2021全年业绩显示,2021年,公司全年实现签约金额2867.1亿元,同比增长18.15%;累计签约面积13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5%。公司营收992.23亿元,同比上升18.16%;总资产4628.09亿元,同比增长15.23%。
从销售、营收和企业规模来看,仍在上行通道。从利润表现看也面临压力,净利润出现小幅下滑。但同期横向对比其他房企,已经算优等。
年报显示,集团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4.09亿元,同比下滑9.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净利润86.15亿元,同比下滑11.87%;基本每股收益2.08元,同比减少9.5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69%,同比下降2.89个百分点。
年报显示,房地产业务结算毛利率为19.65%,这比去年33.6%的毛利率水平,下降了13.95个百分点。
在4月25日的业绩交流会上,集团财务负责人韦传军表示,利润下滑主要有三点因素。首先,政策调控市场下行,和房地产行业毛利率持续下滑的大趋势一致;其次,受去年下半年部分同行降价促销影响,对目前可能出现亏损的项目进行了计提减值,影响了利润,对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减少了15.8亿元;再次,去年下半年长三角地区疫情多点散发,使得部分项目工程和交付结转进度都造成影响。
韦传军表示,去年下半年公司加快结转速度,结转较上年增长了18%,部分对冲了减值计提和毛利率下降。
从土地储备来看,去年较为谨慎,总投资额1309亿元,投资地块111宗地块,权益金额约为523亿元。新增土地储备1636万平方米,其中权益储备约648万平方米。在一、二线城市投资占比65%,一线城市投资占比提升34%,能够支持未来三年以上的开发。
称,未来将加强在上海、北京、深圳的投资力度,并进一步控制到三四线城市的投资下沉。截止期末,在全国78个城市中,总土地储备约6398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362万平方米,但权益土地储备约2923万平方米,比去年减少280万平方米。
集团总裁黄俊灿表示,公司将进一步调整销售结构,2022年一季度在一线城市销售占比达到44%,二线城市占比32%,三四线城市销售占比只有24%。并且三、四线城市也以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为主。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在在上海、金华、呼和浩特、徐州、昆山的市占率均排在第一位,整体市占率有提升。
债务方面,截至期末,集团的债务融资余额为1256亿元,债务融资加权平均成本进一步下降为4.56%,资产负债率为76.19%,剔除不构成实际偿债压力的预收款项后,公司实际资产负债率为67.6%,净负债率为55.2%,较上年下降7.33个百分点,整体财务状况维持在“绿档”。
同时,期内经营性现金净流入94亿元,至期末公司持有648.06亿元,包含预售监管资金88.2亿元,剔除受限资金后,对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的覆盖倍数为1.4倍。
截止期末,公司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负债占总有息负债的68.25%,短期债务比为31.7%;其中境内负债占比92.3%,境外负债占比7.7%。
管理层表示,2022年全年到期债务399亿元,其中一季度到期为96亿元,新增融资108亿元,剩余三个季度到期约300亿元,公司授信额度到期末有1598亿元,资金较为充裕。
值得注意的是,集团并表的商置,收入和利润也出现下滑。其中,营收141.85亿元,同比下滑16%;毛利为28.84亿元,同比下降57%。
商置在年报中表示,业绩减少,主要由于销售物业交付面积减少,以及毛利下降所致。同时,物业投资及管理部分获得的收入为86.86亿元,同比增加9.25%,在总收入占比仅为6%,比上年增加一个百分点。
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徐家俊在业绩会上表示,过去房企依赖“三高”的发展未来难以维持,房地产企业要从增量向存量转变,进一步从增量变为向管理要效益,会探索住宅开发之外的其他发展模式。
截止期内,集团持有型物业共有56个,总建筑面积近500万平方米,产业项目19个,管理面积210万平方米,其余为商业和写字楼项目,已经开业的是250万平方米,2021年的租金收入为21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在运营16个,运营面积120万平方米,租金收入4.7亿元;商业在运营11个;租金收入5.2亿元;写字楼项目在运营7个,租金收入12.6亿元。
负责产业运营和开发的威新,目前已实现全国化布局,累计开发和运营项目24个,管理面积225万平方米,期内在运营项目16个,运营面积120万平方米,租金收入4.7亿元。
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能力驱动”的管理红利期,即郁亮口中的“向管理要红利”,着重在产品提升上下功夫,建立了产品系列标准化体系及常态化产品创新机制,以保持产品在市场的领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