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疫情的反复不定,叠加行业政策、金融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过去一年地产行业在供需两端都经历了深度调整,房企业绩普遍呈现营收上升、利润下降的趋势。 尽管拥有部分国
集团:蓄力重回第一梯队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疫情的反复不定,叠加行业政策、金融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过去一年地产行业在供需两端都经历了深度调整,房企业绩普遍呈现营收上升、利润下降的趋势。
尽管拥有部分国资背景,财务压力远远小于大部分民营房企,但行业大势之下,集团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4月24日下午,集团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92.32亿元,同比上升1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4.09亿元,同比下降9.5%;归母净利率为9.48%,相较上年下降了2.9个百分点。
营收上涨,积极布局新赛道
需要指出的是,据观察者网了解,行业利润下行已成大势所趋,2021年除龙湖、华润、金茂、绿城等极少数之外,绝大部分房企均呈现下滑态势,即便头部如万科、碧桂园也未能幸免;甚至如富力、祥生等传统千亿房企在内的不少企业由盈转亏。
因此,盈利能力下滑亦在意料之中。
而作为上时代房地产行业四大金刚“招保万金”之一,集团在近几年房地产业务高速发展的黄金年代地位不保,几乎沦为二流行列;而如今行业面临巨变,却有望重回第一梯队。
具体来看,2021年目前已发布财报的房企中,营收超过1000亿元的共有10家,位列第11名;而企业在利润方面排名更加靠前,接近10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仅次于中海、碧桂园、万科、龙湖、华润、新城和招商,居于第8位。
销售方面,2021年集团全年累计实现签约面积137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5%,实现签约金额2867.1亿元,同比增长18.15%,同时也是为数不多完成年初既定目标的房企之一。
在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房地产企业权益销售表现中,以1885.7亿元的权益销售额位居第11位。
除房地产开发业务之外,亦在积极布局代建业务、自持资产、物业服务、科技等新赛道。
如代建方面,截至2021年底,集团已布局全国超30座城市、管理服务项目近90个,累计开发管理面积超1500万平米,其中住宅项目累计货值超过880亿,商办项目投资规模超过400亿,累计政府公建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
再如持有型物业方面,截止2021年末,运营的持有型项目已达28个,涵盖了购物中心、写字楼、产业园区、长租公寓等不同物业类型,累积租金面积约2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5%,其中产业园面积达103万平方米。2021年持有型物业的租金收入达约20.7亿元,同比增长52%。
逆市扩张,去年拿地111宗
值得一提的是,在土地投资方面依旧保持了相当的积极性,为企业未来规模增速奠定基础。
2021年下半年行业巨变以来,不少房企因现金流吃紧而暂停拿地,即便未出险房企,也大都明确表示,以财务安全为首要任务,对于土地投资持谨慎和观望态度。
不过,这恰恰成为混改房企弯道超车的机会。
有分析人士像观察者网指出,一方面,具有国资背景的可以轻易获取融资红利,融资成本和资金总量表现得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又不像中海、华润等大型央企一般背负收并购等“历史任务”,可以根据自身意愿放手投资。
数据显示,集团2021年全年投资地块111宗,总投资额约1309亿元,权益投资额约523亿元,公司新增总土地储备约1636万平方米,其中权益储备约648万平方米。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共进入了全国78个城市,总土地储备约6398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约2923万平方米。
而企业之所以敢于逆市扩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常年保持财务稳健的结果。
就“三道红线”而言,已经连续6年保持在“绿档”。2021年,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76.19%,剔除预收款项后,实际资产负债率为67.6%,净负债率为55.2%。
现金流方面,去年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94亿元,持有货币资金648.06亿元,其中预售监管资金88.2亿元,剔除受限资金后对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的覆盖倍数仍有1.40倍。
截止2021年末,的债务融资余额为1256亿元,债务融资加权平均成本下降至4.56%,相比上一年降低了18个百分点,在行业中处于低位。
也正因此,成为国内少有的被标普、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给予正面评级的民营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