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全市率先开通行政电子监察系统,率先设立企业投资管理服务中心,国企改革在全市率先通过上市公开挂牌形式实现产权转让,工业用地在全市率先公开挂牌
:大力弘扬新时代特区精神
核心提示
在全市率先开通行政电子监察系统,率先设立企业投资管理服务中心,国企改革在全市率先通过上市公开挂牌形式实现产权转让,工业用地在全市率先公开挂牌出让,民信小额贷款公司率先在全市开业,建立城市管理“24小时巡查监管+半小时快速处置”机制,率先实施城乡村居民医疗救助制度,率先实行老年人优待办法,率先实施长者呼援服务,率先推进“三张清单两张网”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
粤东之“特”在汕头,汕头之“特”在。作为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区坚持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新时代特区精神,GDP从1992年的14.4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57.23亿元,年均增长13.7%,人均GDP在2012年率先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主动作为,着力构建“一河一湾三组团”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区、创新发展引领区、高端产业集聚区、优质民生展示区、基层治理试验区。
特区发祥地
●1981年,汕头经济特区成立于现在区金霞街道村西北侧,面积1.6平方公里。
●1984年,汕头经济特区首次扩围,区域范围调整为52.6平方公里。
●1991年,汕头经济特区第二次扩围,区域范围扩大到汕头市区234平方公里,同年组建区,区域面积46.31平方公里。
●2011年,汕头经济特区第三次扩围,区域范围扩大至全市。
在特区再出发征程中凸显“身影”
要在全省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全市推动特区再出发、再创汕头新辉煌历史征程中凸显“身影”,就必须继续弘扬特区精神,进一步先行先试、狠抓落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阶段来,区在发展方式上下功夫,改变以往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拉动的粗放发展,转为依靠科技创新、核心品牌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创意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为新时代汕头经济特区发展探索新路径;在社会治理上下功夫,把治理理念从“管控”转向“服务”,把治理主体从“政府单一”转向“社会多元”,把治理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把治理手段从“行政手段为主”转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把治理投入从“重城轻乡”转向“城乡统筹”,率先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勤奋,以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的坚毅,以雷厉风行、久久为功的干劲,全力以赴推动省委、市委全会各项工作的落实,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构建创新发展引领区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第一动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创新发展引领区的必经之路。
区在省内率先出台“新经济工作方案”,发布新经济地图,并将11月30日定为“创新日”。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24家,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试点1个,省级众创空间试点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拥有上市企业数17家,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占全市总额近一半,201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40.76亿元,占全市总量1/4。
区紧紧抓住省实验室落户汕头的契机,主动参与省级实验室建设,依托化工企业龙头优势和厦门大学等高校科研支撑,筹备广东化学化工实验室分中心,建设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持续精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确保高新技术企业保持良性的增长和发展态势。以构建高质量创新创业生态为目标,继续扶持建设科创中心、潮创智谷、潮人创客,促进孵化器、众创空间与资本、企业、产业紧密对接,实现融合建设、融通发展。
继续设立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建立实施普惠性科技金融补贴制度,加大科技项目前期资助、贷款贴息等扶持力度。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因企施策、一企一策推进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重点扶持汕特建设(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努力培育壮大一批主业突出、具有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
大力引进高质量人才,在全面实施市“人才新政”30条的基础上,实行高端人才的柔性引进,设立汕头经济特区()智库,实现创新人才远程集聚、离岸集聚。
推动区域协调构建“一河一湾”空间布局
区还在区域协调上先行先试,全力构建“一河一湾”空间布局。紧紧抓住省委全会赋予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更高的定位和要求,区着力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通过以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全域发展,助推汕头东部大发展和北部大提升。
加快构建“一河一湾”格局:新津河以东的外砂、新溪镇重点实施扩容战略,做“大”发展空间;新津河以西的5个街道重点实施提质战略,做“优”城市品质,着力打造新津河两岸风景优美、格调高雅的城市生态景观带和内外海湾(东海岸段)高楼林立、功能优化的滨海都市带。按照 “扩大纵深”的要求,严格控制两岸带状绿地开发建设,保护好生态基底,把控好两侧用地的功能性质及开发强度,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充足的空间。
着力构建“三大功能组团”:依托国家高新区东片区、省级高新区,整合毗邻的龙盛工业区、万吉工业区、粤东物流产业园、火车货运站周边园区,做强做优工业经济,建设北部升级版工业组团;依托华侨试验区直管区、高铁客运站,整合珠港新城、珠津工业区南扩片区、台商投资区和泰山路两侧产业用地,培育壮大高端现代服务业,建设中部高端现代服务业组团;依托汕头东部大发展战略和东海岸新城建设,整合凤东路两侧用地、东部新兴产业园、东海岸新溪片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建设东部新型城市化组团。
围绕汕头打造成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大力推动全区路网协调平衡发展,加快汕北大道(凤东路)段建设,推动泰山路北延(二期)及潮汕大桥、新津河沿河道路、韶山路等道路建设,逐步实现以凤东路、中山东路、324国道、金鸿公路四条交通主干道为主动脉的“东拓西联”路网。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阶段来,区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制订区幸福民生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民生实事滚动项目库,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区深化教育集团化改革工作,成立6大教育集团,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打造一批优质品牌公立中小学校,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围绕省要求汕头建设粤东医疗中心,加快国瑞医院、口腔医院、珠池医院等医疗机构新建和改建,区积极开展儿童自闭症免费筛查项目,探索推行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把打造成为粤东高端医疗中心。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全面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妥善解决劳资纠纷和欠薪问题。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深入开展农村邻里互助养老,力争年底前完成区福利院改扩建项目。不断深化拓展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继续实施长者呼援服务。
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的定位、模式、机制,探索建设公共文化阵地“版本”,发挥公共文化阵地集聚资源、汇聚力量、开展实践的作用,激发群众支持、参与热情,推动文化阵地建设和创文强管齐头并进,促进文明城市与文明市民共同成长。
打造和谐友善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安全稳定法治的社会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自创文强管工作开展以来,区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打造和谐友善、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以打造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区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压实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和大抓基层部署,及时总结梳理开展“基层治理年”以来的经验,继续推进“1+7”工作模式,加快形成以基层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实施社区管理“网格化+信息化”,强化基层公共管理服务职能。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扫出清风正气,打出朗朗乾坤。把扫黑除恶和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紧密结合,严厉打击党员干部涉黑涉恶及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行为,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杨峰:不说空话大话,抓落实出成效
声音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原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峰于1982年来到特区管委会工作,“特区要怎么搞?特区要搞什么?”成为摆在第一批特区人面前的问题。
“当时中央明确,要特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我们就想利用汕头华侨多的优势,来吸引外商投资,但要他们来投资,总得让外商有发展的空间,于是我们就用了短短几年进行‘五通一平’,还建起了商场、宾馆、厂房。”谈及特区“创业”,杨峰最大的感受便是“不说空话大话,一件件抓落实出成效”,看着原先的荒沙地逐步变成欣欣向荣的特区,杨峰深情赋诗:“春雨细沙尘,植树青青景色新。劝君多栽一株柳,他年成荫福后人。”
谢继儒:因改革开放而精彩
“上世纪70年代的汕头真可以用糟糕来形容,道路崎岖、人员回迁,到处搭满了棚户,电灯不明,电话不灵,污水横流……”回首过往,谢继儒感慨万千:“在无数次实践中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让华夏大地充满生机活力。”
谢继儒曾任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副秘书长兼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区政协主席等职,作为老一批特区人,在他看来,改革开放除了让区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更主要的是解放了人的思想,谢继儒说:“从墨守陈规到积极进取,从传统陈旧到多元开放,从僵化固执到改革创新,无论是过去的老特区还是今天的区,都因改革开放而进步着,也都因改革开放而精彩着。”
第一个阶段: 1981年特区成立到1991年
数说
在中央、省、市的支持下,当时的特区管委会从村的荒芜小沙丘起步,以“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获益一片”滚动式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1982年启动第一批轻工业通用厂房建设,1983年成立第一家外资企业——汕头地毯厂。
特区范围首次扩大后,特区管委会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制订以工业为主,创汇农业、商业、金融等并举综合性发展方针。至1991年,特区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5.94亿元,比1982年的增长7846倍,进出口总值从0增长到14.25亿美元,初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房地产业并举的综合型经济特区。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探索实践,着重进行“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机构和干部制度”“培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商品流通体制”5大方面的改革。比如,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营商环境,1986年制订《汕头经济特区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补充规定》,进一步调低各项收费标准,将原来的2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为18项;1987年在全国率先实行“24小时答复”制度,为外商在投资兴业开辟一站式服务,开政府机关实行承诺制的先河。
第二个阶段: 1991年区成立以后
特区范围扩大到汕头市区后,区继续发扬老特区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积极探索和建立具有特区特点、适应区域实际的体制机制。GDP从1992年的14.4亿元增长至2017年357.23亿元,年均增长13.7%,人均GDP在2012年率先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在产业发展方面,注重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24家,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试点1个,省级众创空间试点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
拥有国家级输配电设备产业基地,形成医药健康、装备制造两大超百亿产业集群,全区“规上”企业244家,“限上”企业393家,上市企业数17家。
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全区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占全市总额近一半。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翁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