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舟,姿势不同。 作者 | 梁春富 编辑丨蔡真 来源 | 野马财经 疫情反复,行业内卷等因素作用下,曾经的火锅龙头不得不收敛住盲目扩张的劲头
同样半年亏2亿,为什么呷哺呷哺扩张,关门?
逆水行舟,姿势不同。
作者 | 梁春富
编辑丨蔡真
来源 | 野马财经
疫情反复,行业内卷等因素作用下,曾经的火锅龙头不得不收敛住盲目扩张的劲头。
8月14日,(6862.HK)披露业绩预报,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25亿元-2.97亿元。预亏主因是外在的疫情影响以及内在的“啄木鸟计划”,双重作用下导致客流量下降。
来源:公告
去年提出的“啄木鸟计划”旨在剔除业绩不佳的门店,自去年11月实施以来,累计关闭了300家。
同一日,呷哺呷哺发布盈利预警称,上半年预计亏损2.7亿元至2.9亿元。呷哺集团上半年新开了21家门店,全年要开约100家新店。
有意思的是,同样遭受疫情重创的火锅企业呷哺呷哺(0520.HK)仍在逆势开店。
面对亏损,两家火锅龙头采取的应对策略大相径庭,一家逆势开店,一家顺势关店。8月15日,股价涨幅7.99%,收于17.3港元/股;呷哺呷哺股价微涨0.32%,收于3.17港元/股。
2020年,对“疫情后旺季”的到来充满信心,大举开店,试图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但疫情时期的逆势扩张存在极高风险,2021年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全年亏损高达41.63亿元。
去年6月,在股东大会上,创始人张勇就已经对盲目扩张进行反思。
“我对趋势的判断错了,2020年6月我进一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来源:罐头图库
在上述背景下,宣布开展“啄木鸟计划”,这是自2018年上市以来首次收缩业务。
极海品牌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在全国有1248家门店,去年底有1326家门店,半年时间,门店数量又减少78家。其中,在三线城市的门店收缩最为突出。
浙商证券相关研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在一二三线城市门店数量(不包含存续但停业的门店)相较去年底分别减少27家、14家、51家。可以看到,在下沉市场的关店数量要多于一二线市场,而此前在2020年的逆势扩张中,下沉市场则是开店速度最快的。
关店是为了降本增效,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带来了短期“阵痛”。2022年上半年,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2.55亿元-3.27亿元,是业绩亏损的主因。如果不考虑资产减值类损失,上半年甚至有可能实现盈利。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综合来看,的关店策略可谓‘断臂求生’,应该是比较正确的做法,而未来已没有太大的扩张空间。”
至于连锁火锅集团呷哺呷哺,2022年上半年收入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29%,净亏损也在进一步扩大,从2021年上半年的亏损0.47亿元增加至净亏损2.7亿至2.9亿元。呷哺呷哺称,亏损主要因疫情影响餐厅无法充分营业,呷哺呷哺门店分布在中国116个城市,当中有92个城市受疫情影响,占比约79%,尤其主要一线城市受疫情影响严重,如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
来源:罐头图库
与相反的是,呷哺呷哺仍在开新店。呷哺集团上半年新开了21家门店,全年要开约100家新店。
呷哺集团旗下主要有对标的高端火锅品牌凑凑,以及平价火锅品牌呷哺呷哺。而呷哺集团新开的门店基本上是凑凑。
凑凑于2016年孵化以来扩张迅猛,到2021年开设了约180家门店,几乎是每11天开一家,开店增速要远高于呷哺呷哺。到了2022年,凑凑不减增长势头,新开了17家门店。呷哺集团董事长贺光启表示,湊湊已成为呷哺集团第二条高增长曲线,根据市场测算,湊湊的市场位纳量达800至1000家,未来三年,湊湊仍持续扩张,每年新开80家至100家门店。
以此看来,呷哺集团将凑凑视作业绩增长的新动力源,而凑凑也并没有让人失望。在疫情严重的2020年,呷哺呷哺品牌营收同比大跌25.9%至35亿元,而凑凑品牌收入却同比上涨40%至16.8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四成。
从客单价上看,湊湊定价高于呷哺呷哺,甚至要高于。财报显示,2021年湊湊客单价为140.6元,而呷哺呷哺和分别为62.5元、104.7元。
凑凑定价虽高,但抗风险能力出众,业绩还能实现稳步增长,那么呷哺集团逆势扩张,增加凑凑门店也在情理之中。
与此同时,呷哺呷哺也在关店,2021年,公司削减229家亏损餐厅,但近两年凑凑品牌从未有过关店记录。业内人士认为,门店亏损的原因主要是此前选址有问题。呷哺呷哺也称,下半年新开餐厅选址将陆续采取更科学化的选址系统。
在和呷哺呷哺深陷亏损泥沼之际,火锅赛道却在资本的加持下拥挤不堪。IDG资本、天图投资、黑蚁资本等投资机构正在加速投资火锅赛道。粤式火锅捞王、主打中式海鲜火锅的七欣天也相继宣布开启上市之路。
资本涌入后,火锅店的玩法出现更多新花样。比如凑凑推出的全国首家“火锅+酒馆+茶饮”新模式店,中午卖火锅、下午卖奶茶、晚上摇身一变为酒吧,更迎合新消费主力军Z世代的偏好,而他们对于过度服务也不再买账。不过,凑凑想要填补关店潮之后的空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毕竟凑凑目前只有200家,还有上千家门店。未来中国餐饮业的走势如何还很难预判,但越是艰难的时候,拥抱主流年轻消费者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21年,对于和呷哺呷哺而言,都是脱胎换骨的一年,尤其是在人事变动上。
去年4月,湊湊CEO张振纬离职创业;7月份,又罢免了董事赵怡,创始人、董事长贺启光独掌大权。
相比之下,的人事变动更为顺利。2021年,启动接班人计划,“一号人物”张勇宣布将在10到15年内退休,接班人机会将向几乎所有员工开放,当年8月,公司创始股东施永宏、舒萍(张勇之妻)双双卸任董事职务。
今年3月,张勇卸任公司CEO职务,“最牛服务员”杨利娟接棒,同时,还委任了36岁的李瑜和38岁的王金平,分别担任中国大陆地区首席运营官、港澳台及海外地区首席运营官,成为杨利娟的左膀右臂。
而在疫情影响下,今年上半年餐饮行业收入依旧不容乐观,已经公布业绩的餐饮上市公司,尚没有一个能够实现营收净利润双涨的。
2022年上半年,九毛九营收同比下跌约6.1%至18.99亿元,净利润下跌70.4%至约5500万元;同期,“酒馆第一股”海伦司营收同比微涨0.2%-2.5%至8.7亿元-8.9亿元,净亏损同比大幅扩大了10.6-11.4倍至2.9亿元-3.1亿元;奈雪的茶营收同比下跌2.63%-4.99%至20.2亿元-20.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2.3-2.7亿元,而上一年度经调整净利润为4820万元。
来源:罐头图库
同期,在这几家上市企业中,门店数量增速最快的为奈雪的茶和海伦司。奈雪的茶在上半年新增142家、海伦司新增248家,其余企业的门店扩张速度均有所放缓,尤其是,上半年新增门店仅有15家。
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整体下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为20040亿元,同比下跌7.7%;限额以上餐饮收入4879亿元,同比下跌7.8%。
为餐饮复苏,各地都在做努力。据悉,近日多地政府和餐饮服务平台合作推出消费券。7月18日起,北京开始发放餐饮消费券;8月16日,据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将在8月19日发放1844万元消费券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蚂蚁金服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政府1元的消费补贴能够带动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费。不少地方和支付平台统计的杠杆效应可达到5倍甚至数十倍的效果。
疫情之下,餐饮行业很难,消费券则为餐饮复苏加了一把火。只要活下去,就还有希望。
你喜欢吃呷哺呷哺或吗?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